您是第 5480472 位访客
跳至正文

【文旅融合·有声故事】钓鱼城系列—帅印石

帅印,是古时候元帅调兵遣将用的东西。没有它,就调不动军队。

  传说,南宋时候,鞑子兵攻打合州钓鱼城,围着打了三十多年,也攻不下来。他们的主帅蒙哥,被打死在钓鱼城下后,才想出一个办法:决定派死亡将领熊耳的夫人,改名换姓混到难民当中,混进钓鱼城去搞里应外合。

  当时,镇守钓鱼城的统帅名叫王立。熊耳夫人来到钓鱼城后,别人问她的身世,她说自己姓王,父母遭鞑子兵杀了,她一个人无依无靠,是跟别人一起逃难来的。

  事情又那么巧,熊耳夫人一混进钓鱼城,就被王立的母亲看上了。王立的母亲听说她姓王,就把她收为干女,留在府中由自己使唤。熊耳夫人在王立府里,一直都是百依百顺的。她服侍王立的母亲,非常用心。每天夜晚,不管再忙再累,都要去给王立的母亲请安,等王立的母亲睡了,她才回自己的房屋去休息。其实,请安是假,找机会偷王立的帅印才是真。

  那天夜晚,她到王立的母亲那里去请了安回来,路过王立的公堂时,见公堂无人看守,便用藏在身上的手帕,将公案上放着的帅印裹走了。走到钓鱼台时,见有士兵巡夜,她怕露出马脚,顺手就把印丟到岩下去了。她想,反正城外(岩下)是自己的人,只要他们把印找到,就晓得我已把事办成功了,到时,不愁钓鱼城攻打不下来。

  鞑子听说,王立的帅印已丢到城外来了。立即派兵四处寻找。但是他们在钓鱼城外的山坡上,找了几天都没找不到。

  帅印到哪去了呢?传说,它不愿落到鞑子兵手里,滚下岩后,已变成了硐大一砣石头。直到现在,凡是从护国门那条路上山的人,一走到半山腰,就看得见这砣石头。石头上那个人像,据说是帅印显的身。他端端正正的对着护国门站着,表示他永远都向着的钓鱼城。

  讲  述 人:包明德

  搜集整理:贺大舜

  搜集时间:1979年秋